星期三, 四月 18, 2007

Blog的小故事

Blog 是一种现象,也是一种力量,它的发展超惊人,它的蔓延速度史无前例,正在席卷全球,谁能轻易逃避?

Blog 的中文称为「网志」,是 Weblog,即「网路日志」的简写;在台湾,有人从英文直接把它译为「部落格」,而中国呢?即译成「博客」、「朴」等。不过,「部落格」和「博客」这两种译名较为广泛被从使用。至于本书则一律采用「部落格」译名。

「部落格」是什么?简单的说,它是按照时间顺序,以文章的形式在网络上定期发表内容的一种方式,属於网络共享空间的一种。

「部落格」最早的原型诞生于 1993 年,它原本是一种网络「过滤器」,功能仅限挑选一些网站,并做些简单介绍。

1994 年美国史瓦斯摩尔大学 (Swathmore College)大学生侧田霍尔(Justin Hall) 建立了第一个「部落格」,然而他却因受限于技术,而无法继续发展。

而网上百科全书「维基百科」(WikiPedia)的解释,「部落格」的概念最早于 1997 年由Jorn Barger 所提出。在1998年,infosift的编辑Jesse J. Garrett将一些类似的「部落格」网站收集起来,寄给Cameron Barrett。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,许多人亦陆续将「部落格」的网址(URL)电邮给Cameron,慢慢的,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。

1999年,Brigitte Eaton成立一个「部落格」目录,收集她所知道的「部落格」站点。1999年,Peter Merholz首次使用缩略词“blog”,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。

「部落格」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,是在1999年6月,当时美美国一间网络公司 Pitas 开始提供免费的「部落格」服务,紧接着8月,美国网络工程师依凡威廉斯(Evan Williams)创立的Pyra Lab成功开发适合网民自助架设部落Blogger.com 之后,「部落格」网站才正式成形。

Blogger.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,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「部落格」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,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。

2002 年网站搜索引擎巨头「谷歌」(Google)收购了Blogger.com,自此之后,Pyra Lab成为「谷歌」公司属下一个重要发展小组。

没有评论: